- 黄群英;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考命题改革不断发展,为高中数学教学带来全新挑战。本文深入剖析高考命题改革的特点,审视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提质面临的问题,从双基强化、情境赋能、分层施策、评价革新四个维度详细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提质路径。旨在为高中数学教学适应高考命题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全面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与建议,助力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2025年22期 No.552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兰少云;
新高考深入改革,提倡高中历史教学重心应放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上,尤其是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家国情怀是高阶素养关键要素,兼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历史学科育人方向提供重要指引。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深入探索与阐释家国情怀素养丰富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不同表现,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鉴于此,文章基于新高考背景,探究家国情怀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培养策略,以提升学科教育效果,为教学工作提供指导。
2025年22期 No.552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梁炳权;
冲刺阶段的高效备考对高考化学成绩具有决定性影响。当前部分备考模式存在目标定位模糊、知识整合不足、能力训练碎片化等问题,制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本研究探讨了高三化学冲刺阶段的备考优化路径,提出以学情精准诊断为基础、知识系统重构为核心、情境深度研析为突破、训练反馈闭环为保障的科学备考体系。该体系通过数据驱动教学决策,促进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转化,为提升学生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及应试水平提供实践范式。研究对优化冲刺阶段教学资源配置、实现备考效益最大化具有显著参考价值。
2025年22期 No.55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马乃源;
在高中化学实验试题复习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可结合新高考政策梳理教材知识点,采取多元有效的复习策略,使学生能够掌握化学知识和解题技巧,获得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通过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试题复习策略的深入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些许参考。
2025年22期 No.552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牛晓婷;徐才;
本文围绕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课堂的多元化教学展开研究,探讨其教学价值、实施原则与具体策略。通过情境分层设计、任务项目驱动、跨学科融合实践与动态评价反馈等策略,推动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其实验探究与创新能力,并促进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型升级,旨在为深化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路径。
2025年22期 No.552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英梅;
新高考改革重构了思想政治学科的评价方式,对教学内容与课堂形态提出更新要求。本文围绕素养导向,分析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结构脱节、能力训练薄弱与方式单一等问题,并从内容组织、能力支撑、教学模式三方面提出系统应对策略。研究强调教学应在结构性重构中承载学生思维发展与价值形成,推动课堂转化为探究与表达的真实场域,以实现课程育人功能与考试要求的有效对接。
2025年22期 No.552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志荣;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读后续写题型通过融合文本解读与创意表达,成为英语学科重要的考查题型。传统的写作教学偏重语言形式训练,难以适应新题型对语言综合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的深度考查。基于此,文章重点分析新高考对读后续写题型中阅读理解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批判创新思维等考查要求,从阅读深度输入、思维可视化训练及写作过程指导三个维度构建教学优化路径,着力破解学生写作内容脱节、语言僵化等痛点,探索通过读写协同发展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同步提升的有效范式。
2025年22期 No.552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高晶华;
基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其中强调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将教学、学习、评价三个教学活动过程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本文以高三地理复习课与讲评课为例,结合教学评一体化研究现状,分析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及作用,并重点探究高三地理教学有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路径。
2025年22期 No.552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张叶梅;
本文深入探讨2024年高考数学题目中图形与几何的考查情况。首先分析了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图形与几何学习难点,接着探讨了2024年高考数学题目中的图形与几何考查价值,继而通过对202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解析几何试题的详细分析,阐述其命题特点,并明确了高考数学题目中的图形与几何考查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启示,包括:回归课标教材,完善知识结构;强化通性通法,优化运算路径;渗透数学思想,培养思维品质等。旨在为高中数学教学与备考提供全面且深入的参考,助力提升学生在图形与几何板块的解题能力,同时也为教育工作者研究高考数学命题趋势提供有价值的素材。
2025年22期 No.552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礼琼;
新高考改革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面对真实问题时,能够深度融合知识应用与问题解决能力。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侧重知识灌输而忽视实践探究,已不再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本文基于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内容框架,结合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教学实践,构建“情境·问题·探究”三位一体课堂模式。该课堂模式以情境为起点,通过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再以探究活动作为能力培养的平台,三者相互协同,共同促进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系统培养。本文为一线教师落实新高考理念提供可操作的课堂转型方案,助力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深度实现。
2025年22期 No.552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陈新平;
合适的提问能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强化教学导向性与针对性。本文简单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讨论了数学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过于抽象、问题缺乏连贯性和递进性、忽视学生差异等技巧上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案例,从遵循提问的设计原则、基于情境创设进行提问、合理追问深挖思维过程、分层提问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等方面,探讨了运用提问技巧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策略。
2025年22期 No.552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成建圣;
历史解释素养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理解历史本质、提升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分析了学生历史解释意识薄弱、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提出了丰富多元史料、问题导向教学、情境模拟体验、合作探究学习和完善评价机制等多维度的培养策略。通过具体教学案例,阐释了这些策略在提升学生历史解释能力,促进其多元视角整合和创新性思维方面的有效性。
2025年22期 No.552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李美丽;
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面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促进深度学习的双重挑战。深度学习具有高阶思维、知识整合与迁移等特征,其教学指向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自主探究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可通过课前精心准备教学资源、设定教学目标,课堂上创设情境驱动学生主动学习,设置进阶任务深化知识理解,组织协作建构促进知识迁移应用,课后进行多元评价反馈,实现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深度融合,推动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的全面提升。
2025年22期 No.552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俞凤才;
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核心素养已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是现阶段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应具备的素养能力。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究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围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这六大数学核心素养,深入探讨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价值与意义;其次分析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制定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强调启发引导和逻辑教学、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关注数形结合与数据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关键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2025年22期 No.552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袁佳;
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的热点词汇,强调培养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能力。高中语文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递,更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开展大单元教学,可凸显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促使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以此更好地满足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要求,切实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品质。基于此,本文立足核心素养视域,从认真研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实施情境教学等多方面出发,概述了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方法。
2025年22期 No.552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黄盈盈;
本研究聚焦于高中英语教学,致力于探寻系统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路径。文章首先明晰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框架与理论基础,结合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从教师角色重塑、教学环境优化、学习策略指导与评价机制完善四个维度提出策略建议。通过一项为期16周的准实验研究,验证了培养路径的实际成效。研究结果表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策略支撑多元的教学生态系统,有助于显著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文章最后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旨在为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
2025年22期 No.552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吕国俊;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尤其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往往限制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的提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课堂互动性,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历史课堂互动模式,并分析了当前高中历史课堂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课堂互动不足和学生兴趣缺乏等方面。基于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涵盖课堂设计、师生互动、团队合作等方面,以期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研究表明,项目式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学科关键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2025年22期 No.552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左政颖;
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普遍面临知识碎片化、学生参与度不足等挑战,亟须探索契合学科特点的创新路径。本研究以项目化学习理论为基础,结合高中生物的学科特性系统提出了六类教学策略,涵盖情境创设、跨学科整合、协作探究、社会实践等维度,旨在通过结构化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核心素养发展,有效弥合理论与实践鸿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为生物学教学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提供可行框架。
2025年22期 No.552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查志江;
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首先阐述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包括符合课程标准以及满足学生需求。其次,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思考,强调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互协调以及贯彻落实以生为本教育思想。再次,详细论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涵盖借助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完成教学评价以及构建服务平台等方面。最后,对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成效进行总结并反思,指出信息技术在提升教学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对未来应用提出展望。
2025年22期 No.552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高明爽;
新时代环境下,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持续深化,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多元化的教学需求,导致教学质量处于较低水平。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为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当以新的教育理念,从多个维度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相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以使教师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深刻把握唯物史观,塑造健全的时空观念,并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解读历史事件的能力,深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基于此,本研究深入、全面地探讨了人工智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创新,以期为推动高中历史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2025年22期 No.552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蓝福玉;
在现代教学背景下,教学领域正在不断开发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这一举措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还有助于丰富课程资源,对学科教学产生了正向深远的影响。针对高中政治学科,教师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合理高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作为新的教学突破,深入研究本学科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关联点,并结合学生实际认知和学习特点,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信息技术的最佳教学效果。
2025年22期 No.552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马荣;
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中物理教学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科素养。“问题链”教学创新模式是以设计一整条层次分明、递进性强的问题链为主线,引导学生由生活的实际现象逐步深入到物理中,学习并解决物理知识问题,从而激发其探究的好奇心。本文深入挖掘了“问题链”教学的内涵,分析了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方式,促进知识理解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创设问题情境、建立问题链、提倡合作探究、及时反馈评价、拓展问题的深度等策略。期望通过实践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并用新思路、新方法优化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025年22期 No.552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沈丹丹;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已逐渐成为高中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内容较为复杂,教学难点较多,传统课堂已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本文通过分析人教版教材必修与选修模块的知识结构,结合差异化教学及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提出AI助教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策略体系。研究发现,AI助教可通过知识图谱建模、动态路径规划以及多模态资源推荐,帮助学生有效突破学习瓶颈。针对遗传学难点,系统能自动识别知识漏洞并推荐针对性练习;在实验教学中,AR技术可辅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概念。研究还设计了教师与AI协同机制以及校本资源开发流程,从而确保策略落地可行。这些策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也能够为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技术支持。
2025年22期 No.552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游峰;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传统高中物理课堂常因知识灌输、思维浅层化等问题难以满足深度学习需求。“问题链”作为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序列,能够有效打破课堂的“沉默”与“割裂”,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本文基于高阶思维培育理论与物理学科特点,系统阐述“问题链”的设计原则,提出情境驱动型、认知冲突型、实验探究型、跨概念整合型及开放生成型五种问题链,为高中物理课堂的深度激活提供实践路径。
2025年22期 No.552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张丹丹;
教育改革背景下,数字化实验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以电化学实验为切入点,探讨数字化实验系统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机制。实践表明,电化学数字化实验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传感器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抽象的化学概念具象化,促使学生形成“实验验证—理论修正”的创新路径。
2025年22期 No.552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程丽红;
新课程改革为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优化指明了重要方向。基于此,文章聚焦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物理项目式学习策略。先剖析现存问题,如项目主题选取未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与学科核心知识,活动开展因课程安排和准备工作受限,评价体系侧重结果而忽视过程。随后针对性提出策略:一是强调主题确定,应兼顾学科素养、学生兴趣及现实生活;二是创设学习情境,可从生活实际、科学史、实验演示着手,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理解;三是评价策略,涵盖三个维度的评估。
2025年22期 No.552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刘峥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要积极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以问题为核心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方案,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主动理解数学知识、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聚焦于潜能能力思维一体化,通过深入探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一系列颇具实效的育人策略,以期能够有效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
2025年22期 No.552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便芳;
新高考改革持续深化,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体系,教师需在教学设计中强化目标引领、能力取向与情境创设。文章从育人导向、能力转型、评价变革等角度分析新高考改革的深层逻辑,提出素养导向、问题驱动、情境创设等教学设计原则,并以“三角函数的概念”这一典型教学内容为例,围绕教学目标设定、内容处理、任务设计与组织形式优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策略,旨在提升教学过程的系统性与适应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高阶思维的协同发展。
2025年22期 No.552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占步銮;
目前,传统物理课堂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都存在亟待改善的地方,未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教学的实际需求,不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主动运用情境教学法,结合高中物理情境的重要作用,在遵循启发引导、学生本位、贴近生活等原则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生活化情境、实验情境、故事情境、直观情境等,引入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组织形式多样的情境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效果。
2025年22期 No.552 138-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萍;
以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研究对象,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探索铁元素变化的教学实践路径。通过铁元素典型反应的教学设计、实验探究活动开展和学习评价实施,着力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实践表明,该教学设计能有效提升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水平,增强系统思维和变化观念,提高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对于深化化学教学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2025年22期 No.552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美红;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教师愈发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此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也应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主动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如项目式教学,强调实践与合作、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通过项目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分析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项目式教学的重要作用,而后探究应用策略,要求教师围绕教材内容制定项目课题;融合多样化资源;借助问题、情境、小组合作、实践应用等活动深化项目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2025年22期 No.552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爱梅;
“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高中语文读写共生课堂的构建可将“评价即生成”理念融入教学全程,推动读写双向互动与知识建构。文章分析了该课堂的交互性与生成性特征,强调了共生课堂评价嵌入过程、情境引发迁移、反思促进发展的实施理念,并基于此理念提出任务链驱动、情境化设计、反思性循环三项实施策略,通过具体课例展示如何将评价转化为学习动力,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旨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2025年22期 No.552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芷馨;
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人地协调观不仅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中地理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地理素养的重要平台,应当积极融入人地协调观的教育。本文旨在探讨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路径,并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的视角,分析如何在高三地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为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2025年22期 No.552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